在华人社会,我们似乎默认了一种约定:哀思只在清明节等特定的日子和场合公开表达,而在日常生活中,丧亲者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忽视和压抑。这种对哀伤的时空限制源于传统文化观念,但忽略了哀伤的真实本质——它是一种持续存在、无法按日历开关的情感体验。香港
【专访】世界经济论坛专家:气候变化愈加紧迫,中国在全球脱碳进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
界面新闻记者 | 张倩楠界面新闻编辑 | 刘海川21世纪20年代是强化气候行动的关键十年,进程尚未过半,2024年,全球已经短暂突破了1.5℃温升阈值。1.5℃是一个标志性温度,这是2015年签署的《...